close

金石堂網路書店 購物推薦 我們絕對不能輸給方案A



金石堂網路書店 文學推薦

我們絕對不能輸給方案A





我們絕對不能輸給方案A 評價



網友滿意度:



看書是一個最快增加"經驗"和"想法"的方式

你想過的、不曾想過的,

都有各式各樣的人把不一樣的體驗分享給大家

這也是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讀書的原因~

但是讀書真的不能挑食,偶爾各式各樣的書

都要稍微看一下,才不會說在些關鍵時刻

缺了判斷的依據或概念>_
像是這次看了覺得很有收穫的

我們絕對不能輸給方案A

就會是我想推薦給大家的書~

不知道就偏好而言看官喜不喜歡呢?

畢竟也要有愛才能把書看下去嘛!XD

另外附上我常用的折價券網站~

加入@Line粉絲團就能夠輕鬆拿~

推給大家試試看囉;)



我們絕對不能輸給方案A



本週熱銷商品:





哭喊神話:羅洛.梅經典







心的顏色和森林的歌







商品訊息功能:

商品訊息描述: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• 《我們絕對不能輸給方案A》



      心理學家的實驗則發現,人們每天至少樣做的選擇,高達600 次。

      亞馬遜公司創始人貝佐斯說:「我們的一生就是由大大小小無數個選擇組成的,它甚至比天賦更重要。因為選擇不同,所過的生活也就不同。」

      但如何選擇,才不會後悔?

      本書透過數十位中外著名心理學家所做的近百個經典實驗,

      生動闡述選擇過程中常見的盲點掙扎,提出如何糾正心理偏差,

      進而幫助您做出理性、不會後悔的選擇。











      我們絕對不能輸給方案A-目錄導覽說明





      • 第一章為什麼選擇那麼難

        1. 驚喜或驚嚇,都會讓人腦袋空空

        心理觀察:意外事件對大腦的影響

        2. 目光注意到的資訊是有限的

        心理觀察:「大猩猩」實驗

        3. 生活中的「偏見鬼」

        心理觀察:歸因偏差實驗

        4. 環境壓力改變最初的決定

        心理觀察:從眾實驗

        5. 角色限制我們的選擇

        心理觀察:史丹佛監獄實驗

        6. 記得的事情,也許並未發生過

        心理觀察:記憶偏差實驗

        7. 心跳也有選擇權

        心理觀察:心跳與選擇

        8. 選擇多,選擇的理由更多

        心理觀察:酒精、睡眠與決策

        第二章因為問題本身而左右搖擺

        1. 是解決問題,還是陷入問題設的局

        心理觀察:順序與選擇實驗

        2. 譬喻會讓決策變得形象化

        心理觀察:譬喻對決策的影響

        3. 大腦會呈現出問題的輪廓嗎

        心理觀察:意象實驗

        4. 問題的形式會影響方案的選擇

        心理觀察:框架效應

        5. 選擇離自己最近的

        心理觀察:首因與近因效應

        6. 它們之間真的沒有關係

        心理觀察:相關錯覺實驗

        7. 「因果」不是根據位置而決定的

        心理觀察:因果關係實驗

        8. 警惕虛假訊息的干擾

        心理觀察:虛假意見實驗

        第三章感官世界的騙局:感知即為真實

        1. 為什麼我們的選擇如此不同

        心理觀察:選擇性知覺實驗

        2. 「眼見」真的就「為實」嗎

        心理觀察:視錯覺實驗

        3. 描述親眼目睹的事情時也會出錯

        心理觀察:國際心理學會議上的槍聲

        4. 我們都喜歡聽美麗的語言

        心理觀察:「訊息生動性」實驗

        5. 人人都有「嗅覺識人」的特異功能

        心理觀察:嗅覺與人格判斷

        6. 不同觸感會產生不同的決策結果嗎

        心理觀察:觸覺效力實驗

        7. 所有美的事物都是最好的嗎

        心理觀察:外表與選擇判斷

        第四章壞習慣會影響我們的決策

        1. 做事前聰明人,不做事後諸葛亮

        心理觀察:事後聰明式偏差

        2. 我們可能還不清楚自己選擇的是什麼

        心理觀察:選擇的盲目性

        3. 即使拖延,也逃不開決策

        心理觀察:拖延決策的相關研究

        4. 左顧右盼,最後什麼也得不到

        心理觀察:布利丹效應

        5. 快速決策容易失去準確度

        心理觀察:猴子實驗

        6. 自己喜歡的就是合適的嗎

        心理觀察:個人偏好與選擇

        7. 第一決策並非是最好的選擇

        心理觀察:第一眼選擇規律

        8. 避免從「一點」看「全部」

        心理觀察:暈輪效應

        第五章是經驗,還是被誤導的陷阱

        1. 謹慎與保守,往往只有一線之隔

        心理觀察:致癌藥物實驗

        2. 資訊越多,越有利於決策嗎

        心理觀察:資訊過多的影響實驗

        3. 容易想起的事情一定經常發生嗎

        心理觀察:易得性偏差

        4. 他人與我們是一樣的

        心理觀察:虛假同感偏差

        5. 越準確的描述,越有可能是謊言

        心理觀察:細節描述與選擇

        6. 幸運規律的獲得,沒想像的那麼簡單

        心理觀察:隨機性結果研究

        7. 年齡不是決定快慢的理由

        心理觀察:年齡與決策

        8. 為什麼深思熟慮後反而做出壞決定

        心理觀察:無意識與決策

        第六章權衡決策的心理規律

        1. 心醉還是酒醉,預期說了算

        心理觀察:心理預期與決策

        2. 只有握在手裡的,才是最安全的

        心理觀察:確定效應實驗

        3. 容易得到的,反而更容易失去

        心理觀察:「賭場錢」效應

        4. 將要失去的,價值往往更高

        心理觀察:賦予效應實驗

        5. 投入越多,越難捨棄

        心理觀察:沉沒成本效應

        6. 人們總是會為不滿意的決策尋找理由

        心理觀察:酸葡萄與甜檸檬效應

        7. 因為選擇而產生好感

        心理觀察:選擇影響偏好

        8. 道德與情感,我們該如何把握

        心理觀察:道德兩難實驗

        第七章摸清機率,進行安全風險評估

        1. 「大起大落」是正常趨勢

        心理觀察:均值回歸

        2. 時刻注意「基線訊息」的影響

        心理觀察:基線訊息

        3. 提升對「樣本」的敏感反應

        心理觀察:男嬰出生數量與機率判斷

        4. 每次獨立事件的結果都是未知數

        心理觀察:小數法則

        5. 好事比壞事更容易發生嗎

        心理觀察:事件屬性與機率判斷

        6. 組成越複雜,機率越難測

        心理觀察:複合事件與機率判斷

        7. 數字和機率的影響不一樣

        心理觀察:機率的保守性

        第八章運籌帷幄,降低決策風險

        1. 不要將決策策略侷限化

        心理觀察:肢體動作與解決問題

        2. 理解先於決策

        心理觀察:理解與推理的順序研究

        3. 在決策中,比較是不能避免的本能

        心理觀察:對比效應

        4. EQ 是理性決策的必要素養

        心理觀察:情緒與決策

        5. 別讓「誘餌」騙了你

        心理觀察:誘餌效應

        6. 直覺會引導我們做出正確的決定嗎

        心理觀察:直覺與判斷

        7. 競爭對比,做出優秀決策

        心理觀察:互動效應

        8. 冒險與保守,如何做出團隊決策

        心理觀察:極化效應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狗對熊說:「嫁給我吧,你會幸福的。」

      熊說:「嫁你生狗熊,我要嫁給貓,生熊貓才尊貴。」

      這說明選擇很重要。

      亞馬遜公司創始人貝佐斯曾說過:「說到底,我們的一生就是由大大小小無數個選擇組成的,它甚至比天賦更重要。每個人的選擇不同,所過的生活也就不盡相同。」沒錯,我們每天從清晨睜開眼睛、大腦開始活動的那一刻起,就開始了無數次的選擇,我們會糾結是立刻起床還是再睡幾分鐘,想著今天是穿暗色還是亮色的衣服,考慮早餐是吃豆漿油條還是牛奶麵包,惦記著老闆交代的事情今天應該先完成哪一件,猶豫著是今天給新客戶打電話還是暫緩一緩......。

      你是否統計過自己每天會做多少次選擇呢? 30、50 還是100......,心理學家的實驗證明,人們每天至少會做600 次選擇。包括以上那些吃飯、穿衣之類的小選擇,也包括求學、就業、買房、結婚這樣的大選擇。選錯早餐,可能會讓我們一上午胃腸不適,影響我們一天的情緒和工作狀態;而選錯行業或者情人,則可能影響未來幾年甚至一生的生活狀況。由此可見,每天這數百次的選擇,都會對我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。

      在選擇壓力之下,許多人凡事都小心翼翼,在心底無數次地猶豫糾結,反覆的「A、B」式權衡,卻始終沒有結果,甚至希望有人幫自己做出選擇。還有人因為對選擇過程感到厭倦或恐懼,所以直接拋枚硬幣做出選擇。但是,人們在困惑、猶豫和衝動之下做出的選擇往往是最壞的。

      我們的內心容易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而做出錯誤的判斷。分析我們在做選擇時的心理狀態,找到那些隱藏在我們困惑、猶豫和衝動心理背後的影響因素,將使我們瞭解自己為什麼會在幾個選項之間猶豫不決,以及究竟是什麼讓我們不顧一切地衝動行事。

      從客觀的角度來說,問題的表述方式、呈現形式、前後順序、預設的因果關係等,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對它的看法、認識和判斷。

      從感官的角度來說,當我們做選擇時,我們通常只會看到我們想看的,聽到我們想聽的,因此,我們眼見的和耳聽的其實並非全部的事實,這種感官騙局使我們難以做出理性的選擇。

      從心理活動的角度來說,思維的慣性會讓我們看輕那些很容易得到的東西,詆毀那些自己得不到的東西。而一些「壞」習慣和不再有效的經驗,也常常會讓我們在自認為熟悉的事情上做出錯誤的選擇。

      針對這些問題,本書收集了數十位中外著名心理學家所做的近百個經典實驗,生動講解了我們為什麼會在選擇過程中陷入迷失而不能自拔,以及我們該如何糾正自己心理上的偏差,進而指導我們做出理性、高效的選擇。

      有人說,選擇大於努力。從某種意義上講,這句話的確有一定道理。因為我們只有在選擇了正確的道路和方向之後,一切的付出和努力才會有回報。希望本書能讓你在大大小小的人生決策中,更加客觀地看待自己,做出更好的選擇。

     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,洪少萍、孫科柳、李瑞文、秦術瓊、宋松紅、譚海燕、譚漢貴、王曉榮、楊兵、楊選成、袁雪萍、孫東風、孫麗、李國旗、石強、孫科江、陳智慧、安航濤、李艷、潘長青負責資料的收集和整理,全書由孫科炎和姜婷統撰定稿。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語言:中文繁體
      規格:平裝
      分級:普級
      開數:23*17
      頁數:224

      出版地:台灣













    商品訊息簡述:








    • 作者:喻然

      追蹤











    • 出版社:有意思

      出版社追蹤

      功能說明





    • 出版日:2016/12/27








    • 粉晶球床頭
    • ISBN:9789863758839




    • 語言:中文繁體




    • 適讀年齡:全齡適讀








    我們絕對不能輸給方案A


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ernonfo16a3u 的頭像
    vernonfo16a3u

    谷琴的生活好物分享

    vernonfo16a3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